Hello大家好又係我龍和堂小編,上期我同大家講過關於小紅泥,今期我會繼續為大家講一些關於泥料依方面嘅知識,而今日同大家講嘅泥料就係降坡泥。

首先我哋從認識降坡泥開始

談到降坡泥總是被大家傳的神乎其神的,很多人被誤導的更是一頭霧水。其實降坡礦砂並沒有那麽神奇,也並沒有達到稀世珍寶的級別。但就其與大礦層的紫泥比較,降坡泥確實是相對稀少的。

▴降坡礦區

因為降坡礦層屬於「雞窩」型,也就是形成的礦區不固定,這裏一片突然那又冒出一片,呈散片狀分布,一般礦層從幾厘米到二三十厘米厚。


▴降坡礦層

礦區主要采自黃龍山與青龍山交接的一座小山坡上,屬於淺標層礦質。 

起源

分類

通常市面上所見的降坡泥大類有兩種,分別是紅降坡、黃降坡。

▴降坡紅泥

紅降坡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降坡泥,嚴格來講,其應稱之為降坡紅泥,前面說到降坡泥是共生礦,而降坡紅泥正是其內紅泥的成分較多,燒成之後的表現為紅中帶黃,顆粒感豐富。

熟泥可塑性較好,成型時略酥,製作時帶有泥沙性,燒成溫度範圍一般。一般燒成溫度在1140~1170℃左右。燒成後呈紅色微透黃,經一定的高溫呈暗紅色。胎質細密光潤,呈梨皮狀的表面黃色顆粒隱現,色澤效果細膩而豐富。

▴降坡團泥

黃降坡也有稱之為降坡團泥,其便是共生礦中段泥所占的成分較多,燒成之後的表現為黃中帶紅,同樣顆粒感豐富。

熟泥可塑性一般,成型時較酥,製作時帶有泥沙性,燒成溫度範圍較寬。一般燒成溫度在1140~1220℃左右經不同的溫度燒成後,胎質會呈現出棕黃、褐黃、青黃等色調。表面細密光潤,細梨皮狀的胎質中黃色、暗紅色和淡墨色的砂質顆粒密布,色澤效果細膩而豐富。

而有的壺友會問了,是不是當年路修好了之後,降坡就此絕產,只有存礦了?其實不然,其共生的礦層為散片狀分布的,在黃龍山亦有性質相同的泥料,同可稱之為降坡泥。

特點以及如何辨別

但更要註意的是,市面上的一些外山料調砂假冒的降坡泥,其有砂點表現,但並不是原礦的密集顆粒表現,其次在發色上會更艷,要註意辨別。

與存量較多的紫泥,或者紅泥等相比,降坡泥的確是比較稀少的,如果看到是價位特別低又標註為降坡泥的紫砂壺時,也要註意了。

此外降坡泥泡茶也有其特點,其屬段泥類,透氣性佳,吸茶味,同時能提升一些茶的口感,此外其極易泡養,優質的降坡泥養成後壺身表面極為光潤,油性十足,可以說非常驚艷。

因為降坡泥是近代發現的泥料,所以基本上沒有老壺的存在。我們可以欣賞一些近代實力名家作品。

李霞(國家級工藝美術師 )【吉瑞】降坡泥

史一鳴【文旦】降坡泥

陳小明(國家級工藝美術師)【線韻圈鈕壺】原礦降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