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馬未都在市融媒體中心演播室內接受記者專訪。

“林語堂先生說:'中國人只要有一隻茶壺,到哪兒都是快樂的。'如果真的有這樣一把茶壺,我希望它是紫砂!”昨天,著名文化學者、觀复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在接受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馬未都與紫砂的緣分始於童年。童年時期,馬未都和姥爺特別親近,在他的記憶裡,姥爺身邊總有紫砂壺相伴。“我覺得那把壺太有趣了,一倒茶龍頭就會伸出來,再倒一點茶呢,龍舌頭就伸出來了。”當時,姥爺還會給馬未都講述這把壺背後“鯉魚躍龍門”的傳說,這也讓童年時的馬未都就知道了紫砂是門有故事的藝術。20世紀80年代,馬未都在古董跳蚤市場上也淘了不少紫砂壺,第一件就是民國時期制壺名匠程壽珍的作品。就這樣,紫砂串起了馬未都和宜興的淵源。

“上次來宜興時,我還與顧景舟等紫砂老藝人交流過,向他們請教了許多關於紫砂歷史的問題。”馬未都說,時隔30多年再來宜興,他一路走一路看,也被宜興這座小城的精緻程度和人民的幸福指數折服。“如果中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能夠達到這個標準,我們絕對處於全世界前列,這就是妥妥的國際化。”馬未都說。

此次來宜期間,馬未都與紫砂進行了深度接觸,這也讓他對紫砂有了更深的認識。在他看來,紫砂屬於“含蓄美”。他隨手拿起手邊的一把紫砂壺說,這樣一把壺拿在手裡,有多層感受。第一層是視覺,可以看出是非常圓潤的一個小圓壺。第二層是觸覺,紫砂壺的光潔度介於光滑和砂感之間。第三層即使用功能。“有很多詞彙能反映中國的文化心理,比如有一個詞叫把玩,這個詞在其他語言中沒有。”馬未都說,紫砂就能給人這樣一種精神層面的享受。

在宜期間,馬未都拜訪了老中青三輩共300餘位紫砂藝人。了解到宜興全市有近10萬紫砂從業人員,馬未都感嘆紫砂藝術發展的蓬勃生命力:“無論是從數量上來說,還是從年齡層來說,這都是現象級的!”在這裡,他看到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等老一代紫砂工匠的堅守,中年紫砂工匠的傳承,以及年輕一代紫砂藝人的熱忱。“尤其是不少外地來的年輕人,他們正是出於對紫砂文化的熱愛,才遠道而來,求學紮根,這也恰恰體現了紫砂文化的包容性。”馬未都說。

談起紫砂發展的新業態,馬未都說:“真正有生命力的藝術不用刻意迴避商業,關鍵是看用什麼形式去擁抱市場。”形式正由被動銷售向主動銷售轉變,所以藝術創作者在面對市場時,可以在深耕傳統的基礎上主動輸出,用有魅力、有底蘊的文化吸引消費者,培養他們的消費潛力。馬未都說:“利用好直播帶貨等新型傳播媒介的優勢,可以讓宜興紫砂站上更大的舞台!”談起以紫砂為依托推動文化產業融合發展,他也說起了自己的“金點子”:“培育文化業態、壯大文化企業、創新推動跨界,紫砂產業的發展必將更上一層樓。”

“紫砂在陶瓷這個領域,猶如大熊貓在動物這個領域。”在採訪中,馬未都還多次用大熊貓類比紫砂。如何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紫砂,在此基礎上讓紫砂搭上國際化的快車?馬未都認為,首要的還是要讓外國友人認同我國傳統的飲茶文化,“要通過多種宣傳方式,讓他們了解這種喝茶的方式,用紫砂壺來泡茶有什麼特別之處,文化的認同才能打出閃亮的國際化名片。”(文章來源:宜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