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師從王寅春、裴石民,是繼紫砂泰斗顧景舟大師之後又一實力派大師。
 
他的紫砂壺在短短十幾年內已拍出了人民幣 4 億的天價,在收藏市場對自己作品高度歡迎時他並沒有選擇粗製濫造,而是堅守初衷、惜泥如金。
 
他便是當代紫砂藝人的領軍人物——何道洪。
 

▲何道洪大師

一壺茶千人同飲,唯這把壺能做到

上世紀八十年代,早於內地紫砂收藏的台灣,湧現出了不少藏家,他們除了收藏明清及民國時期遺留下來的老壺外,主要還盯住了紫砂原產地宜興的名家和中青年實力派。

1986年,宜興紫砂工藝廠接到台灣紫砂收藏名家的一個特殊訂單,要求訂做能體現宜興紫砂最高工藝水平的巨壺。誰能擔綱此任?接到訂單的宜興紫砂工藝廠領導,首先想到的就是何道洪。1943年出生的何道洪,是1958年第一批進入紫砂廠的學徒,先後師從王寅春、裴石民兩位“七大老藝人”。1980年代,何道洪正值壯年,是當時中青年實力派的傑出代表。於是廠領導指定,由何道洪來完成這項“巨”任。

面對艱鉅任務,何道洪深知,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個人,而是宜興紫砂,是宜興紫砂的最高水平。雖然自己掌握了各類壺式製作的技藝,但用什麼樣的泥?用多少?如何成型?如何裝飾?如何燒製?都是挑戰。為此,他擬定了製作方案,憑著自己堅持的“只做精品”的理念,一步步按照規劃,歷時8個月,最終於1987年將巨壺製作完成,並得到了台灣藏家的極高評價。

由於巨壺是由何道洪所作,而且是“方” 型壺,當時廠領導經過研究,最終定名為“道方”。後來,“道方”從台灣藏家手中流傳到德國,再被宜興本地紫砂收藏家蔣小平以巨資收回到內地,收藏界因為“道方”進一步了解宜興紫砂,這也為何道洪的技藝水平和影響力奠定了基礎。

器型簡旭明快,氣韻飽滿大氣;基底四方鏤空,壺足穩重剛強,線條洗練空明壺鈕與壺把加入曲線變化,於虛實空間對應。四面平直,方長潤道,正反面飾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譚泉海的山水刻畫,堪稱珠聯璧合,錦上添花。整器看來行碑立影,深邃綿長,風格高古,正氣升騰

 

▲道方壺與一般壺對比

因巨壺由何道洪所作,且是“方” 型壺,最終經研究定名為“道方”。後來,“道方”從台灣藏家手中流傳到德國,再被宜興本地紫砂收藏家蔣小平以巨資收回到內地,收藏界因“道方”進一步了解宜興紫砂,這也為何道洪的技藝水平和影響力奠定了基礎。
 

▲何道洪道方壺

這把道方壺,長68厘米,寬32厘米,高80厘米,重達60公斤,可謂何道洪大師的絕世力作、曠世經典,就連何大師本人也曾說“道方”是他做過最大最好的壺,現在乃至今後再也做不出這樣的壺了。
 

▲道方壺文字拓片

天價拍賣,玄妙在這兩個字

據雅昌藝術網公佈的拍賣數據統計,2003年至2021年間何道洪大師作品已拍賣4億多。
 

▲何道洪歪嘴梅樁套壺

2013北京瀚海 成交價RMB  12,650,000  

 

▲何道洪松竹梅提梁

2018江蘇和信成交價RMB 10,350,000 

 

▲何道洪大涵壺

2011北京匡時 成交價 RMB 7,820,000 

 

 

▲何道洪集思壺

2012北京瀚海 成交價 RMB 7,47,5000 

 

何道洪 歲寒三友仿生壺

 2018 美國聯邦國際 成交價 USD 1,568,000 

 
如此天價,為何?原來,何道洪大師的壺能拍出如此高價,奧妙全在於“精”“稀”二字。他的壺年產量特別少,一年只制2-3把壺,每一把都是精品,可謂“千金難得”。而且,他的作品都是孤品,絕不重複。
 

1988年,何道洪大師的力作“大松竹梅壺”被港商高價收購。多年之後,又有台商要求他復制一件,並許以高價報酬,但他拒絕了。

他說,原因有兩個:“一是真正的藝術品是獨一的,不能隨意複製,否則就是對收藏家的一種侵害;二是藝術不能為利所動,以金錢為目的很難創作出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品。何道洪大師作為一位技術全面的紫砂藝術家,在紫砂界,除了技藝高超,他對精品的不懈追求亦為人稱道。

友不能濫交,壺不能濫做

何道洪成名後,想用他名字賺錢的人,數不勝數。 只要他願意,光是用他的落款,什麼都不用做,賺的錢,幾代人都用不完。  

然而,何道洪沒有這麼做,每把壺從打泥片,劃泥片,圍身筒,打身筒,一直到壺口,壺柄,壺蓋,他無不親自為之。 即使是繼承了“何氏風格”的兩個女兒的作品,他也絕不會“錦上添花”地刻上自己的印章,“我不能剝奪她們的創作成果”。何道洪這樣說。

他還說:“現在很多人覺得壺難做了,賣不出去了。其實,道理沒變。首先,壺要精,要功底好,還要創新;其次,壺不能濫做,這才是所謂的名品、精品、孤品。他不僅在師承王裴二老的基礎上,不斷地求新求變,形成豪放、大氣、遒勁的“何氏風格” ,還堅持不濫做壺,只出精品,也正因此,深耕紫砂行業60多年,何道洪大師的作品是鳳毛麟角,千金易得,一壺難求。

縱觀紫砂史,何道洪幾乎是最不善言辭的一個,但壺品即人品,他的一個個曠世精品背後,有著自己的某種固守,而正是這種對紫砂不離不棄的堅守,也成就了他,成為一個時代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