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啲客戶買咗個茶壺返去之後會問我哋點解個茶壺會流口水係唔係個茶壺做工有問題今日就等我龍和灶小編嚟同大家講解下呢個問題啦

當大家把你的紫砂壺加滿水,準備舉止優雅得體地倒茶時,是不是發現它總會流口水出來,並且需要時常拿茶巾去擦拭?是壺流處還是壺蓋口,還是都有?相信大家各自肯定都不止一把壺,有的流,有的不流,那麽這是為什麽呢?
有的壺友認為這是因為紫砂壺的壺流做工問題,有的認為是口蓋不嚴密,所以才會流口水,是這樣嗎?

一把紫砂壺出水時是否流口水,與以下幾點有關。

1、口蓋的緊密度
2、蓋口的寬度
3、出水口(流根部)的位置
4、壺內出水口與蓋口邊的距離

我們說,一種壺型一種出水,拿最經典的石瓢、西施、和仿古這三種壺來說,石瓢出水最好,最不易流口水;西施出水最差、相對最容易流口水、仿古則居二者之間。

▲許敏芳(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東瓢】原礦老紫泥

一把壺能否「收水利索不流涎」,是由壺流的形狀、長度,水孔的位置等決定的。然而,壺流的形狀、長度、水孔的位置排布,又必須和壺型相配,不能隨意設計。

 

有些壺型如「龍蛋」、「西施」等,壺流的特定形態讓它就是容易流涎。所以,要求所有的壺都不涎水顯然是不可能的 ,只能在使用的過程中對癥解決,比如:

1、注水不要過滿。
2、收水手勢要痛快果斷。
3、備有茶巾隨時擦拭等,以避免壺流下的顏色跟壺身不一致。

有種情況是,購壺時註入清水不流涎,回家泡茶則有流涎的狀況,是因為清水和茶湯的張力不一致的原因。如果有茶渣堵塞了流孔,流涎則會更嚴重。

有坯手在坯體成型後,輕巧敲擊流口前端下部使之稍向上彎,也有坯手在流口內壁下沿做小凹槽,都是為了改變出湯的瞬間流向,力圖避免收水時滴涎。

▲陳順根(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子‮石冶‬瓢】原礦紅砂紫泥

 

紫砂壺口蓋流水現象更為普遍了,也有很多決定因素,例如器形、泡的茶葉、使用習慣這些,都和壺的做工無關(當然做工好的自然嚴密)。

一般新壺口蓋多流水,因為新壺壺蓋和口還沒有完全平滑,經過使用就會好很多。口蓋平滑後,表面張力就會變大,就像兩塊玻璃可以用水粘起來的現象,用多了就不流水了。

 

還有就是使用手法,有些朋友出茶時候,不要把壺身直接傾斜90度,這樣所有的水都壓向口蓋,口蓋不流水的概率很小。

一只壺的好壞不以流不流口水為標準,流口水和茶壺的好壞沒有任何關系。即便是紫砂泰斗顧景舟,製作的僧帽壺也會流口水。僧帽壺嘴短,與壺蓋高度差不大,出水口又接近壺蓋,流口水是無法避免的。

▲李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昌鴻之女兒)【僧帽】底槽青

壺友們不應糾結於這個問題上。要從大處著眼,先從造型,技法,力度,氣韻及做工的細節上去理解茶壺,才不枉玩壺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