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又係我龍和堂小編幾日前有一個壺友問究竟清朝嘅皇帝喜愛啲用啲乜嘢形狀嘅紫砂茶器呢?今日我哋就一齊嚟分享一下啦

1616年,努兒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20年後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史稱清朝,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佔北京,駐守山海關的明朝將領吳三桂降清,攝政王多爾衮率領清軍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統治者。
清代是紫砂壺發展的一個盛世,無論是尋常百姓家還是文人案頭上,都會有著一兩把紫砂壺用來喝茶,這種流行同樣也傳到了皇室之中。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著十把紫砂壺,它們是自順治起每位皇帝的心愛之物,也是紫砂歷史上豐碑式的經典器皿。

 

順治帝

虛扁壺

時大彬 虛扁壺

順治年清帝國初定,所用器物大多是前朝遺留,順治期所存紫砂壺中,明代紫砂泰鬥“時大彬”的作品尤為可貴,因此“大彬壺”是這一時期當之無愧的代表。

順治年清帝國初定,所用器物大多是前朝遺留,順治期所存紫砂壺中,明代紫砂泰鬥“時大彬”的作品尤為可貴,因此“大彬壺”是這一時期當之無愧的代表。

 

康熙帝

三足壺

陳鳴遠 素帶壺

從康熙年開始,宜興紫砂因受到皇家的重視,開始大量進宮。

此壺泥質細膩,色澤溫潤,其身筒飽滿,氣韻十足,完全脫離了明代粗糙的土砂氣,代表了康熙朝紫砂製作的最高水準。

 

雍正帝

扁圓壺

雍正年制款宜興窯紫砂扁圓壺

此壺曾在2008年故宮舉辦的「紫泥清韻」宮廷紫砂展上公開展出。 其形制古樸,不務妍媚,紫砂的泥色之美得以完美地展現,代表了雍正時期宮廷紫砂壺文雅脫俗的風格。

乾隆帝

小圓壺

乾隆年制款紫砂小圓壺

壺梨圓形,垂腹,環柄,彎流,圈足。 圓蓋凸起,上有寶珠鈕。 朱紅色砂泥,肌理潤澤。 足內鈐“乾隆年制”四字篆書印章款。

此壺造型小巧,比例得當,小模大樣,十分可愛,是皇室喝功夫茶的理想茶器。

嘉慶帝

延年壺

宜興窯楊彭年款紫砂飛鴻延年壺

此壺曾在2008年故宮舉辦的「紫泥清韻」宮廷紫砂展上公開展出。 延年壺是陳曼生與楊彭年合作創製,稱作「飛鴻延年壺」,原物在北京故宮長期展出。

道光帝

漢瓦壺

清道光 申錫制漢瓦壺

清乾隆以後,簡單實用替代了繁縟的風格,但仍然保持著不同於民間紫砂的特殊地位。 道光時期名家款壺較多進入宮廷,以彌補皇家使用的不足。

此款紫砂壺都是由朝廷統一設計,統一出樣,派人到宜興專門定製的。

 

鹹豐帝
題詩壺

清鹹豐 宜興窯紫砂
行有恆堂刻詩句圓壺

壺身圓球式,直頸,平蓋,曲流,圓柄。 壺之蓋、口結合緊密,嚴絲合縫。 砂泥呈深紫色泥,光滑細膩。 柄下鐫刻「吉安」二字。

壺腹刻行書四言詩:「挹彼甘泉,清泠注茲。 先春露芽,一槍一旗。 烹以獸炭,活火為宜。 素甌作配,斟斯酌斯。 “落款”鹹豐壬子冬行有恆堂主人制“。 鐫“定邸清賞”印章款。

“鹹豐壬子”為清鹹豐二年(1852年)。 “行有恆堂”為清代皇親載銓專用的堂名款,載銓主要活動在道光、鹹豐時期,著有《行有恆堂集》。

同治帝

井欄題字壺

清末 宜興窯芝亭款題字壺

此壺曾在2008年故宮舉辦的「紫泥清韻」宮廷紫砂展上公開展出。 壺身正面為清代著名書法家東溪所刻「醒酒滌詩」四字行書。

 

光緒帝

刻詩句端把壺

此壺曾在2008年故宮舉辦的「紫泥清韻」宮廷紫砂展上公開展出。

壺正面腹部刻行書「待槍旗而採摘,對鼎歷以吹噓」,此壺集詩、書、銘於一體,清新淡雅,寥寥數筆,與茶的色、香味融為一體,極富意趣。

宣統帝

小壺

宣統元年款 宜興窯紫砂

此款壺是宣統年間出任大臣的端方親自指導設計的,茶壺質光色美,光素無紋,突出砂質泥色的天然肌理。 此為清末製作最後一批帶有帝王年號款的紫砂茗壺。